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10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为主赢得世界?还是被世界同化?

2017-09-21 小小羊 护教卫道

图:“牧师歌手”何耀珊2007年“I AM SUN” 上海演唱会。

来源:搜狐娱乐


这些年来,有些很伟大的口号,被喊得震天价响:

‘为主赢得世界’!

‘基督徒的文化使命’!

在这些口号下,许多教会,非常勇敢且积极的举办各种活动:

篮球比赛、歌唱比赛、线上游戏比赛、、、、,

有一些,则更进一步,大力推荐教会里某人是福音歌手、福音师母,

号称要进军演艺界,借此拯救世人。

我们要如何去面对这样的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

但是,却也是我们无法不去面对的问题。

因为,我自己私下就已经被这类相关的问题,被好多弟兄姊妹问过。

我一直不想公开去碰触这样的问题,因为这问题真的很复杂,我也不敢保证自己讲的就一定是真理。

但是,我发现,随着许多教会与信徒,对这方面很多的行为与观念,好像越来越不对劲,开始连一些很危险的行为,都觉得无所谓,甚至觉得很正确时,

我如果再闭口不言,不分享一些自己心得、做出一些提醒给大家思考的话,好像也对不起上帝。

所以,我最近发表好几篇这类的文章,盼望能给弟兄姊妹一些提醒与思考的方向。

为主赢得世界,不对吗?

基督徒该重视文化使命,不对吗?

我要尖锐刺入的重点很简单:

你讲的‘赢得世界’、‘文化使命’,和我讲的,是一样的吗?

你讲的,和我讲的,是合圣经的吗?

在很多乍看之下非常有理的口号与观念,其实,真的能经得起圣经检验吗?

归正神学的传统,一向非常重视‘文化使命’。

许多基督徒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

基督教只是关乎人‘灵魂’的宗教,所以,我们只需传福音、只需在教会里讲灵性、只需注重灵魂即可。

其他的社会、政治、教育、文化、音乐、、、、,都与信仰无关,都不需着墨。

但是,这是有偏差的信仰观。

因为,这种信仰观,推到极致,就很容易成为中世纪那种离群索居‘出世’型态的修道观念,而不是‘入世’型态积极助人的正确信仰。

当然,有些教派入世又太过积极,积极到以为政治参与、社会福音,就是信仰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一些受到新派神学大规模影响的教派,很容易又走入这一种的偏差里面去。

基督徒必须深知我们是两个国的国民:

同时是天上国与地上国。

我们不仅该关注天上国,也不能忽略地上国。

归正神学相信,整个宇宙都是上帝在掌管。

我们对于世界,必须善尽‘管家’职责。

我们是天上国的国民,但寄居在地上国里。

当我们寄居在世时,我们必须善尽本分,以便日后能在天上对主交差。

我们不相信任何社会与政治的改革,可以将有罪的地上国转化成无罪的天上国。

但是,我们愿意将天上国的美好,尽量在地上国实行出来,以善尽管家责任,同时也能荣神益人。

因此,我们重视基督徒的文化使命,要将基督教信仰的优秀,带进世界来。

正因如此,我们会发现归正神学所到之处,常常带来良好的教育、优秀的科学发展、经济的改善、人民生活的幸福。

而基督教在历史上,也常常展露出优秀的文化使命的表现:

我们看看古典音乐,当初欧洲执牛耳的音乐家,常常都是很虔诚的基督徒,而且他们也带给世界非常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带领世界跟随他们的脚步。

像:巴哈、韩德尔,就是明显的例子。

我们看看科学界,在科学史上,很多近代伟大的科学家,也都是基督徒。他们的发现,影响世界非常深远。

像:牛顿、法拉第。(小编注:牛顿的信仰,值得商榷。)

经济学的大师,影响现代自由经济非常深远,写出国富论的亚当斯密,他本身也是基督徒。

他所说的自由经济的‘第三只手’,其实是暗指‘上帝的手’,只是一般老师不知道而已。

在政治上,民主制度受加尔文影响极深,而废除英国黑奴制度的威伯福司,也是很出名的用信仰来改造社会的人。

美术更不用说了。看看世界名画,有多少,都和基督教有关?

很出名的‘拾穗’,描述的是路得记;

欧洲很多大教堂的壁画,一大堆都是圣经故事。

马偕博士来到台湾北部传教,不仅只是传福音而已,还同时将西方优秀的现代教育、音乐、学校、医疗、、、,都带进台湾来,改善了当时人的生活。

这些,都是基督徒善尽‘文化使命’的例子。

我要再强调一次,什么是基督徒的文化使命?

就是将基督教所产生的好文化,带给世界,影响世界。

(*引用的这些人、这些例子,未必完全正确妥当。大家还可以找出更多更恰当的例子。不过,我引用这些,是要表明:基督徒的文化使命,是可以对社会文化产生良好的影响的)

我们会反对基督徒善尽这样的文化使命吗?

我们会反对基督徒去这样转化世界吗?

我们会反对基督徒去这样赢得世界吗?

应该不太会。


那么我们在探讨一些流行在现今教会的‘文化使命’、‘为主赢得世界’的观念时,

又有什么好讨论的呢?

请再注意一次我的提醒:

基督徒的文化使命,是将基督教的好东西,带给世界、影响世界。

我们现今的教会,在积极入世,要进入现今各种世俗文化,要赢得这些未信者的时候,

是‘将基督教的好东西带进世俗文化’,还是‘被世俗文化的坏东西污染了基督教’?

是‘改变世界错误的文化’,还是‘去迎合世界错误的文化’?

看见差异性了吗?

我们现今那些要赢得世界的教会,带给世界什么基督教的好东西呢?

传福音?

这没什么,我们本来就该传福音,只是策略不同而已。

但问题是,传什么样的福音呢?

神迹、医病、赶鬼、成功、赚钱的福音?

这些东西是基督教与众不同的好东西吗?

这种东西,不用基督教,其他宗教与神明就一大堆了!

那些民间信仰,不就是在传这种“福音”吗?

赚大钱、保平安、神迹奇事,不是吗?

基督教不过将行使这些东西的对象,从妈祖、观音、土地公换成耶稣来拜来求而已。

这算哪门子文化使命?

这是将基督教的好东西带给世界、影响世界?

还是被世界同化,开始走世界喜欢的路,去迎合世界?

我们现今那些要赢得世界的教会,带给世界什么基督教的好东西呢?

去演艺界当歌星?

唱什么歌?

穿什么衣服?

表演什么动作?

唱带有色情的歌、穿暴露的衣着、表演性暗示的动作,

然后美其名叫做传福音、去赢得世界?

这样叫基督徒的文化使命?

基督教的好东西是这种?

基督教要用这种东西去带给世界好的影响、去转化世界?

还是被世界低俗的文化污染,使基督教迈入堕落的文化?

我们现今那些要赢得世界的教会,带给世界什么基督教的好东西呢?

办线上游戏大赛?

这种东西是基督教的好东西?

基督徒可以靠很会打线上游戏来荣神益人,透过线上游戏来让未信者见识到基督教优秀的文化?

基本上,假使教会要透过办篮球比赛来进行福音事工,这比较没什么争议。

因为,虽然篮球不是什么基督教文化,但篮球确实是一种相当正面评价的运动。

透过举办这种正面评价的活动,来进行福音事工,算是相当不错的点子。

但是,线上游戏却不像篮球那么正面。

我不是说线上游戏不好,而是许多家长对线上游戏是持比较保留态度的。

因为玩线上游戏而废寝忘食、产生很多负面新闻的事件,我们时有所闻。

这和运动不同。

要运动到废寝忘食、整天都不睡觉、不吃饭、不唸书,还很少见,因为我们体力会有限;

但玩线上游戏,因为是静态的坐着,所以持续好几天不吃不睡,一直到身体负荷不了才停止,倒不是那么少见。

教会办各种非基督教活动来吸引未信者,并不是不行,但我们真的要很小心筛选标的。

我们能想像教会办麻将大赛、比基尼选美大赛来吸引未信者吗?

难道因为很多未信者玩麻将、看比基尼选美,所以我们就可以办这类活动来赢得世界?

没错,看比基尼选美的人很多,但当初佛教中台禅寺传出要办选美活动时,被社会舆论给予非常负面的评价,这种事殷鉴不远。

不要以为很多人看比基尼选美,就以为教会可以透过办比基尼选美来赢得世界,

事实上,失去的可能会多很多。

很多看比基尼选美的未信者,搞不好反而会因此而瞧不起教会的。

人到教会去,是因为有上帝的真理可以听,不是因为有比基尼可以看。

喜欢看比基尼的未信者,他们去庙里烧香拜拜时,可不是为了看比基尼才去,而是为了去拜他们心中的神才去的。

假使教会是因为有比基尼可以看,所以很多人都去信,那这将是我们极大的悲哀。

为听真理而来教会的,比较会留下来;

为了拿面粉来教会的,很多后来都离开。

我们现今那些要赢得世界的教会,带给世界什么基督教的好东西呢?

演出带有色情、暴力的电影、音乐或舞蹈?

这些教会与支持者会反驳:

传统基督教文化刻意避开这些东西,可是人家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欢看这些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也能有教育意义,我们也能从这种色情、暴力的电影中传出福音,

既然如此,为什么基督徒就不能这样做?

很多基督徒唱的那种福音歌、拍的那种福音电影,社会上根本就没有人要看,这样要如何深入世界、赢得世界呢?

这样的论调,听起来好像还有几分道理。

但是,真的有道理吗?

日本基督教作家三浦绫子,她的第一本小说‘冰点’,当时红遍半边天,轰动全日本。

这本小说,可不是红在基督教圈子里,而是红在一般社会。

书里,也没什么开口闭口福音啦、基督教术语啦,

但是,整本书却充满浓浓的‘人皆有罪’、‘人的罪性是何等大与可悲’、‘饶恕与赦免是何等重要’的强烈基督教观念。

谁说基督徒的文化使命非得要开口闭口福音、耶稣不可?

做出好的表演、好的作品,里面带出基督教的观念与精神,而因为表演或作品好,得到整个社会的肯定与称许,甚至影响社会,就是好的文化使命。

另外,我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日本可不比欧美。

欧美国家普遍受基督教文化影响极深,

英国美国学生课本中出现圣经经文并不奇怪,

而知名作家如写傲慢与偏见的珍‧奥司汀,小说中也常大量使用圣经经文。

但是,日本并非基督教国家,文化也和基督教没多大关连,可是三浦绫子却依然可以创作出非常优异的充满基督教观念而且被一般社会接受的小说。

除了三浦绫子之外,天主教信仰的远藤周作、曾野绫子,也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基督教精神与观念,而且他们这样的作品,一样受到一般社会极高的好评。

当然,有人会说,很多基督徒唱的那种福音歌、拍的那种福音电影,社会上根本就没有人要看,这样要如何深入世界、赢得世界呢?

没错,确实如此!

但是,是因为这些唱基督教歌的歌手歌喉、歌曲素质,演电影的基督徒演技、剧本、导演、电影、、、比不过人家商业演艺圈,所以社会上的人没人要看?

还是这些福音歌曲、福音电影因为有强烈的福音性,所以社会上的人没人要看?

我不否认,有些东西是开口闭口福音,这确实会对一般社会的接受度造成影响,

但是,假使同样的这些福音歌的歌手、福音歌、福音电影,将福音性削弱一些,就真能比得上一般演艺界的品质吗?

让我们想清楚,到底是哪一种因素占的成分比较大?

今天假使基督教的歌好、唱的人歌喉好、演技好、剧本好、导演好、电影好、、、,这样的话,即使没色情、没暴力,而且带有福音性,还会没人要看吗?

我会很怀疑。

起码,三浦绫子的小说‘冰点’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前阵子的电影‘狮子、女巫、魔衣橱’也很卖座,不是吗?

而耶稣旗帜更鲜明的电影‘受难记’,可不是只被基督徒接受而已,而是在一般社会红透半边天呢!

‘奇异恩典’这首歌,完全是在讲福音的东西,可是,只有基督徒会唱而已吗?还是全世界很多未信者都会唱,已经变成超级名曲?

更扯的是,唱奇异恩典的歌手,一大堆都是流行乐界的非基督教歌手,不是吗?

此外,这首歌,在前阵子很出名的与基督教无关的日剧‘白色巨塔’里,被当成片尾曲,更是被许多未信者赞赏有加。

演唱者海莉,她必须靠跳艳舞、穿暴露衣着、做出色情动作,还是靠她的歌喉与良好的编曲,才能使这歌红起来吗?

http://blog.roodo.com/formosa_music/archives/4578935.html

以前,警广有个深夜的广播节目,是由凌晨小姐主持的。

在十二点时的音乐,就是由歌手Cat Stevens唱的‘Morning has broken’(破晓)。

这首歌,感动了很多人,深受喜爱。

http://blog.sina.com.tw/daysofvancouver/article.php?pbgid=7614&entryid=32057

但是,大家可知道,这首歌,本来就是圣诗?

而且,这首歌的歌词,是在描述创世记时上帝创造天地的美好?

http://www.mbcsfv.org/chinese/library/hymncampanions/181.html

Morning has broken like the first morning

天已破晓,好像是第一个清晨

Blackbird has spoken like the first bird

黑鸟鸣唱,好像是第一只鸣禽

Praise for the singing, Praise for the morning

赞美这歌唱,赞美这清晨

Praise for them springing fresh from the world

赞美它们使这世界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Sweet the rain’s new fall, sunlit from heaven

初降的甘霖和来自天庭的阳光何等甜美

Like the first dewfall on the first grass

如同第一片草原上的第一颗露珠

Praise for the sweetness of the wet garden

赞美那湿润花园的甜美

Sprung in completeness where his feet pass

上帝足迹所到之处万物滋长

Mine is the sunlight, mine is the morning

阳光属我,清晨属我

Born of the one light Eden saw play

从伊甸园的一道微光中诞生

Praise with elation, praise every morning

满心欢喜的赞美,赞美每一个清晨

God’s recreation of the new day

和上帝在这新的一天的创造

http://www.mypearl.cc/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100

‘奇异恩典’和‘morning has broken’歌词没有色情与暴力,还公然讲上帝,宣扬上帝的创造,但却依然被未信者所深爱,岂不怪哉?

我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不要被很多大教会、大牧师似是而非的论调迷惑。

谁说没有色情与暴力作品,就不能被世人所大力接受?

谁说基督徒要进入世界行使文化使命,就必须接纳世界的色情与暴力文化?

有人想被世界污秽堕落的文化污染,请便!

但请别讲出那种要进入世界传福音、赢得世界,就必须采用世俗的色情与暴力,才能吸引人信主的论调。

同时,我还要提醒,即使在演艺圈,依然有形象良好、歌喉良好、歌曲良好的歌手存在。

潘越云、陈淑桦,好像没看见她们要穿暴露的衣着,大跳艳舞吧?

没错,流行音乐界有很多色情与暴力,但是,不是每个歌手都会和这种东西沾上边。

既然不是每个歌手都非得和色情与暴力扯上关系不可,

那么,身为基督徒,甚至是身为牧师、师母,却连谨守基督徒的分寸都做不到,和这种负面的事物扯上关系,真的是比不信者还不如。

我也同意,服装与动作,会因时代与国家、文化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五百年前被认为具有色情意味的衣着与动作,在今天,可能不太有人会觉得有问题。

但是,我也要提醒,不要把大家当成什么都不懂。

衣着是不是暴露、舞蹈有没有色情动作、音乐有没有性挑逗,很多人也都会有所认知。

当连与基督教无关的媒体,都会用‘性感’、‘艳舞’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时,我们还能说这没有暴露、没有艳舞?

没错,或许和其他更大胆的非基督徒演艺人员相比,这样的行为还算小巫见大巫。

但对一个好讲进入世界、文化使命的基督教团体而言,连什么叫基督徒的分寸都不知道,已经被世界严重污染还不自知,还有什么资格夸谈基督徒的文化使命呢?

另外,确实有些色情与暴力的作品,一样可以作为很好的传福音工具,

透过对内容的探讨,我们一样可以使用这些作品来传福音。

但是,我们千万要小心这种分别:

‘色情与暴力的作品,可以拿来传福音’,这并不表示‘基督徒就应该去创作这类作品,来传福音’。

上帝依然可以许可魔鬼行恶,来达成上帝美善的目的,但这可不表示上帝也可以加入魔鬼的阵容去行恶。

大卫的奸淫杀人,亚伯拉罕的多妻,当然可以拿来作为教导真理的题材,但这却决不是叫我们去效法的标的。

认为基督徒要赢得世界,就必须采取世俗掺有色情与暴力成分的作品与表演,这是很糟糕的论点。

整个还没信主的世界,是在罪恶污染下的世界。

这样的世界,会继续不断产出各式各样罪恶的作品。

歌曲、舞蹈、衣着、电影、绘画、、、、。

基督徒当然可以使用这些事物来传福音,

但这绝不表示基督徒要加入这种作品生产的行列。

身为基督徒,我们自己真的要好好想一想:

和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深深影响世界文化的过往圣徒比起来,

我们现今的基督徒,是不是该更努力、更认真,将好的基督教文化带给世界,而不是被世界同化?

令我深深觉得可悲的是,教会被世界污染同化也就算了,还敢美其名叫文化使命、为主赢得世界?

是上帝该高兴,还是魔鬼在狂笑?

我们现今的教会,还有什么了不得的文化、了不得的东西,可以让世人羡慕的呢?

我们的音乐比世界好?

我们的文学比世界好?

我们的艺术比世界好?

我们的科学比世界好?

我们讲的福音比世界好?

其实,我只看到越来越多教会妥协在世俗之下,被世俗文化污染影响而已,

倒没看到有多少教会提供好的基督教文化去影响世界的。

更悲惨的是,越来越多教会、牧师、信徒,竟然觉得被世界污染并没什么不对,还觉得这才叫进入世界、文化使命、传福音,这更是可悲。

为主赢得世界?

基督徒的文化使命?

小心在这神圣的光环与荣耀的口号里,我们只是将基督教一次又一次出卖给魔鬼,不断将魔鬼的事物引进教会而已。

不要忘了,告诉我们要‘进入世界,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的上帝,也同时告诉我们,‘不要效法这个世界’:

‘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9:2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

只知道‘要进入世界’的经文,却忘了‘不要效法世界’的提醒,会很严重很严重。

哪些是我们必须认同、接纳,哪些是我们必须拒绝、不能效法的,

我们必须要有分辨的智慧。

愿上帝帮助我们。

小小羊

本文来源:基督教小小羊园地 (排版经护教卫道略修改)

图片源自网络

------------ 延伸阅读------------

【深度好文】基督徒可以去当演艺明星吗?(下)

基督徒可以去当演艺明星吗?(上)

一基督徒明星在北京开演唱会,不料摊上大事了!

提醒|王菲演唱的《我愿意》是写给上帝的歌?

问题回复:教会出钱买票支持黄国伦鸟巢演唱会合宜吗?(170913)

——关注护教卫道  远离异端错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